崇左市龙州县政协副主席黄华基带县农业专家与养殖企业莅临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调研种养生态循环农业
在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浪潮中,可持续、绿色、高效成为关键词。2025 年 4 月 17 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迎来了一场对未来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调研活动。龙州县政协副主席黄华基亲自挂帅,带领着由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等组成的 11 人调研队伍,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和农业农村局领导的陪同下,奔赴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深度探寻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龙州县农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与转型路径。
调研队伍满怀期待与探索精神抵达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作为生态养殖领域的先锋示范区域,在多个关键环节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实践成果,吸引着调研队伍迫不及待地深入其中。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爱国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进行讲解。
调研队伍首先参观的发酵饲料生产车间。发酵饲料的生产运用了微生物酶制剂发酵技术。将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原料转化为极具价值的发酵饲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益生菌。这些益生菌能够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量,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们兴奋地说道:“这种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真是太了不起了!不仅解决了环保问题,还降低了养殖成本,这对于我们龙州县的养殖业来说,是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方向。”要是我们当地养殖场也能采用这样的技术,那每年的饲料开支能减少不少,利润空间也能大大增加。 总经理蒋爱国在一旁介绍道:“我们在研发这项技术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优化,才取得了如今的成果。看到大家对这项技术这么认可,我们也更有动力继续创新和完善了。”
离开发酵饲料生产车间,调研队伍来到了生物发酵床环保养鸡区。这里的场景与传统养鸡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往传统养鸡场常见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在这里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养殖环境。生物发酵床技术是该区域的核心亮点,它利用有益微生物菌群,将鸡粪快速分解和转化。鸡舍内铺满了由锯末、稻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发酵垫料,这些垫料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在垫料上活动时,其粪便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转化为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不仅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 “零排放”,还为鸡提供了额外的营养来源。
一位长期从事家禽养殖研究的专家评价道:“这种生物发酵床养鸡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鸡的生长环境,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实现了鸡粪的原位处理,环保又高效。这对于提高鸡肉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他专家也对这种模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总经理蒋爱国询问建设发酵床的成本、日常管理等问题。蒋爱国总经理耐心地一一解答,并表示:“我们愿意为龙州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大家将这种先进的养殖模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随后,调研队伍走进了环保新型开放模式无臭猪舍。猪舍的设计独具匠心,被改造成钟楼模式,这种设计大大加强了猪舍内的对流通风效果,使得猪舍内空气清新,几乎闻不到传统猪舍中那种刺鼻的气味。在养殖方式上,采用了发酵中草药做保健以及大量运用发酵饲料养殖,并结合粥料养殖模式。发酵中草药不仅能增强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还具有无药物残留、绿色环保的优势。而发酵饲料的使用,通过调节猪群肠道,进一步降低栏舍的氨臭味,还能提高了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是生态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调研队伍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基地的粪污处理区域,调研队伍深入了解了利用微生物技术将粪污发酵成有机肥浇灌农作物的全过程。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转化为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优质有机肥料。这种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后,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调研队伍纷纷举起了大拇指,并拍照记录,称赞这项技术很好的解决许多猪场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庭院生态循环节粮型家禽养殖区为农村庭院养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模式。在有限的庭院空间内,巧妙地构建起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这是一种极具创新价值的养鸡模式。30平方米的鸡舍可同时饲养200羽以上成年鸡。采用发酵床环保养殖技术,打破了传统养殖需频繁清扫鸡粪的固有模式,整个养殖过程无需人工清理粪便,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饲料供应方面,此模式充分发挥成本优势,约30%的饲料采用价格低廉的发酵饲料。这些发酵饲料与鸡预混料、适量玉米豆粕搭配,或直接与鸡全价饲料混合饲喂。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混合饲喂方式下,鸡的生长速度与完全使用全价饲料相比并无明显差异,有效保障了养殖效率。更为精妙的是,鸡舍配套建设了30平方米的运动场,其下方种植着富含高蛋白与高淀粉的新型浮萍品种。这些浮萍生长旺盛,每日可产出约30公斤,成为鸡群的天然“零食”。鸡群可自由采食浮萍,而鸡粪则自然沉降,为浮萍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系统。
看到这样的庭院生态循环模式,调研队伍中的一位专家不禁感叹:“这个模式太适合我们农村家庭了!既利用了庭院空间,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加了家庭收入。如果能在我们龙州县广泛推广,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环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工厂化种植浮萍大棚则展现了一种创新的有机废水处理和资源再利用方式。大棚内,一片片绿油油的浮萍铺满水面,生机盎然。总经理蒋爱国向调研队伍介绍了两种浮萍新品种,浮萍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生植物。基地利用养殖产生的有机废水种植浮萍,废水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为浮萍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浮萍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经过浮萍净化后的水,达到了一定的排放标准,可用于农田灌溉或其他用途。同时,浮萍又可作为畜禽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高,能够替代部分传统饲料,降低养殖成本。通过这种方式,基地每年可处理大量的养殖有机废水,同时收获大量的浮萍饲料,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龙州县的专家们对这种利用浮萍净化养殖废水的方式给予了高度认可。一位研究环保的专家评价道:“这种浮萍种植净化养殖废水的技术,成本低、效果好,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养殖废水处理方式。对于我们龙州县的养殖业来说,这是一个解决环保问题的好办法。”而且浮萍又可以作为饲料喂养动物,真正实现一举两得。
通过对各个关键区域的实地调研,龙州县政协副主席黄华基对该生态养殖基地的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种模式成功地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构建起了一个完整、高效的闭环生产体系,具有多重显著优势。此次龙州县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为龙州县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全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实地考察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深入了解了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运作机制、技术要点以及实际效益,为龙州县在农业领域的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经理蒋爱国强调,公司的目标是将该生态养殖基地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为此,公司将不断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技术交流会等,向周边农户和养殖企业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帮助农户掌握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共同发展生态农业,为推动广西农业绿色生态循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联系人:蒋荣健场长 13507889320、王纲杰副场长 19195968227、梁燕华接待办主任13557045676
【视频】广西助农大化分公司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简介
【视频】欢迎你亲临广西助农运用发酵床和发酵饲料的环保低成本养殖基地交流
【视频】一百多名畜牧技术服务人员到广西助农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学习交流 #广西助农 #生态循环养殖 #广西助农研学基地
【视频】广西助农承担的2024年大化县兽医社会化服务启动,多年受肯定 #兽医社会化服务 #在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实训
【视频】广西助农现代农牧生态循环科技研学示范基地喜迎大批学员到场进行研学,圆满成功 #生态养殖 #微生态养殖技术
- 上一篇:【案例】平果市这个代养猪场老板使用复合益生菌喂猪,料耗低,长速快,能够赚取更高的代养费 [2025-04-18]
- 下一篇:【视频】广西助农:机械化 + 发酵,养鸡效益腾飞的 “双翼引擎”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