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解读——大量利用包括剩菜剩饭和种植优质牧草的节粮型养殖业被推广
农牧发〔2024〕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饲料粮消费在我国粮食总消费中占比较大,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70%,推动节粮降耗是促进养殖业降本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畜禽水产品供应安全的重要举措。为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粮食节约行动的有关要求,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入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大局,统筹推进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大力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推行精准饲养管理,充分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加快发展饲草产业,调优畜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典型引领,提升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总体产出效率,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加快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养殖生产体系。
到2030年,在确保畜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种养匹配度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二、推进养殖方式提效节粮
提高饲料转化率,是养殖业节粮降耗的主要路径,重点要推行饲料和养殖精准化发展方式,坚持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适配发展,加快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
(一)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全面推广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研发应用动物净能体系与氨基酸平衡模式,建立基于动物动态营养需求的精准营养模型,加快动物生理与环境互作基础研究和抗应激营养调控技术研发应用,发布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提高饲料转化率。
(二)推行精准饲养管理方式。加快研发推广基于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的数智化饲喂决策和饲料配方软件系统,引导饲料加工设备核心部件自主创制,全面推行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措施,推广精细化阶段饲养管理工艺,提升全环节养殖生产效率。
(三)发展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模式。持续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家庭农场,推广资源与规模相匹配的高效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畜禽立体养殖和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推广应用智能化精准饲喂设备,推进饲养管理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升养殖设施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四)支持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创制。完善饲用微生物发酵制品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南,支持利用生物技术构建高效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菌株,加快低蛋白饲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种氨基酸和酶制剂等产品审批进度,增加新饲料添加剂产品供给。
三、推进饲料资源开源节粮
开源扩供、挖足用好潜在资源,是缓解饲料粮供给压力的有效举措,重点要深入挖掘存量非粮饲料资源,加快农副资源提效加工利用,丰富饲料粮替代资源供给。
(五)健全饲料资源基础数据库。全面开展地源性特色饲料资源调查,建立健全饲料资源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参数体系,进一步完善饲料原料营养和加工基础数据库。修订增补《饲料原料目录》,促进杂粮、杂粕、农副产品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六)支持新饲料资源挖掘提效利用。加快地源性饲料资源发酵、酶解等提效加工利用,支持发酵饲料推广应用。支持微生物蛋白饲料生物制造,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组织开展餐桌剩余食物、毛皮动物屠体、动物源蛋白水解物等新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试点。推广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化利用,积极探索昆虫蛋白、藻类蛋白等资源饲料化利用途径。
(七)完善新饲料评审制度。制定发布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应用评价技术指南,进一步优化新产品评价规则和评审制度,简化生物技术创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加快绿色高效新产品应用审批。
四、推进种养结构优化节粮
优化饲草料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是推动养殖业节粮的重要内容,重点要加快发展优质饲草生产和节粮型畜禽水产品种,减少饲料粮消耗。
(八)大力发展现代饲草产业。加快培育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支持建设高标准优良饲草种子田,提升繁种供种能力和种子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等土地资源种草潜力,拓展饲草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稳产高产节水饲草地,积极支持粮饲轮作,增加优质饲草供给能力。分区域集成推广饲草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优化草食家畜饲草料结构,增加优质饲草饲喂比例,促进以草代料。
(九)调优养殖品种结构。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引导优化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养殖生产,促进禽肉消费,提升禽肉产量比重。加大牛羊生产扶持力度,稳定基础产能,提升养殖生产效率,推动牛羊生产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设施渔业,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五、强化科技支撑和工作保障
突出科技创新和良种良法配套,是促进养殖业节粮的重要支撑保障,重点要聚焦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节粮型新品种培育推广、动物疾病有效防控,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效能。
(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持养殖业节粮减排科技创新联盟等协作平台建设,围绕畜禽水产养殖节粮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发,加强动物精准营养、饲料精准配方、良种繁育、智慧养殖、动物流行病净化、优质饲草种植加工等核心技术和设施装备研究。加快培育推广高蛋白玉米等饲用作物品种。加强养殖业新型实用技术和新产品、新装备集成示范,推介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
(十一)加快节粮型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加快应用智能生产性能测定、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育种等新技术,建立饲料转化率测定评价体系和高饲料转化率基因组遗传评估参考群体,提升品种创新和遗传资源利用水平,培育饲料转化率高、节粮性能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加快推广优良种畜禽及优质精液和胚胎,提高良种扩繁效率和良种群体规模。
(十二)提升科学防病治病水平。聚焦垂直传播病和季节性常见病,集成推广一批适宜有效的流行病净化模式,扩大疫病净化场范围。集成牧区、半牧区、农区牛羊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新产品创制和新技术应用,优化动物疫苗用菌(毒)种变更备案审查程序,加快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规范养殖用药,提升养殖动物群体健康水平。
(十三)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养殖业领域智库、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教学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推介成功经验案例,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中小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动全行业提升节本增效能力水平。
(十四)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农业农村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各省级畜牧兽医和渔业渔政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落实,发动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参与,建立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农业农村部
2024年12月31日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解读——大量利用包括剩菜剩饭和种植优质牧草的节粮型养殖业被推广
为应对饲料粮供应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提出以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为核心的系统性方案。该政策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挖掘非粮饲料资源、发展优质饲草产业等举措,旨在到2030年实现饲料粮消耗量显著下降,同时提升养殖业整体效益。
一、核心路径:精准配方与动态营养模型
《意见》明确要求构建基于净能体系和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动态营养模型,针对肉鸡、蛋鸡、肉牛等养殖品种制定低蛋白饲料标准与饲养规范。通过动态调整饲料配方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在保障动物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豆粕等粮食用量。这一技术路径已通过全国性试验验证,部分龙头企业应用后实现单位产品饲料消耗量下降7%以上,且动物产品品质未受影响。
二、开源替代:非粮饲料资源开发
政策重点推动餐桌剩余食物、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微生物蛋白等新型饲料资源的规范化利用。通过修订《饲料原料目录》,明确发酵饲料分类管理要求,试点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处理技术,将餐厨垃圾转化为安全可靠的动物蛋白来源。此外,支持乙醇梭菌蛋白等微生物蛋白产业化,预计到2030年非粮饲料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形成对传统饲料粮的有效替代。
三、饲草革命:盐碱地开发与粮饲轮作
在饲草产业方面,政策提出以苜蓿、羊草等优质品种为核心,推进盐碱地种草改盐工程。通过在河北、山东等地开展试点,发现盐碱地种植的羊草蛋白质含量可达18%以上,亩产饲草量较普通耕地提高30%。同时推广粮饲轮作模式,在东北、华北地区实施青贮玉米与粮食作物轮作,每亩全株青贮玉米的土地产出效率相当于1.3亩籽粒玉米,显著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四、结构优化:节粮型品种与立体养殖
政策强调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养殖,通过优化饲料蛋白含量与豆粕占比,推动禽肉消费占比提升至35%以上。在牛羊养殖领域,推广"牧繁农育"模式,利用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替代部分精料,每头育肥牛饲料粮消耗量可降低20%。此外,鼓励发展畜禽立体养殖,通过智能化饲喂系统实现精准投喂,单位面积养殖密度提升40%,饲料转化率提高15%。
五、技术支撑:基因组选择与疫病净化
在良种培育方面,政策支持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建立饲料转化率遗传评估体系。通过培育饲料转化率提升10%以上的生猪新品种,每头商品猪饲料消耗量可减少25公斤。在疫病防控领域,推广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模式,配合多联多价疫苗应用,使动物群体发病率下降60%,减少因疫病导致的饲料浪费。
六、保障机制:协同推进与典型示范
农业农村部将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与模式推广。通过创建500个节粮型养殖示范场,总结推广"精准配方+优质饲草+立体养殖"的集成模式。预计到2030年,全国养殖业饲料粮消耗占比将从67%降至60%,优质饲草产量新增4000万吨,形成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现代养殖体系。
该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既解决饲料粮供应矛盾,又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随着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饲草产业升级、节粮型品种推广等措施落地,我国养殖业将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保障粮食安全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 上一篇:2025年多年生高产牧草品种推荐,亚热带与大棚内可四季产出,提供专业种植、加工、利用一条龙服务,让你的养殖场形成生态循环节粮型高效益养殖模式 [2025-02-19]
- 下一篇:【视频】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制作液体菌液保健菌液,护您养殖周期,还可以制作发酵饲料开启您的低成本生态养殖之路#动物保健液#发酵饲料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