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酵处理杏鲍菇菌糠饲喂肉牛效果

2019-09-27 17:27:08      点击:

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其中蛋白饲料、能量饲料我国主要依靠于进口,而在肉牛日粮中两者均是必不可少的,这无形中加大了饲养成本,进一步制约了养牛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开发利用廉价的新型饲料迫在眉睫。同时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食用菌产出国,大量食用菌菌糠伴随着食用菌产生,如不合理利用不仅是种浪费,更会污染环境。食用菌菌糠是由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及其他营养成分组成的复合物,营养价值丰富,将其用作替代饲料,既能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又能合理利用废弃资源,但如何解决食用菌菌糠适口性差、消化率低、保存困难等问题,成为高效利用食用菌菌糠的关键与难题。

杏鲍菇菌糠营养均衡,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与常用饲料接近,是一种优良的”中性”饲料,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显示,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菌糠,能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增加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均有较大提升。因此本研究前期采用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发酵剂对杏鲍菇菌糠进行微贮处理,以解决保存时间短、适口性差的问题,并将新鲜杏鲍菇菌糠和发酵杏鲍菇菌糠替代肉牛El粮中30%精料进行饲喂,观察发酵杏鲍菇菌糠在肉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方面的表现,以期为高效利用杏鲍菇菌糠及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江苏省某畜牧养殖公司进行,预饲期7d,正饲期70d。
1.2 试验材料

新鲜杏鲍菇菌糠由江苏省某牧业公司提供;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剂采购于郑州某生物技术公司。

课题组前期对新鲜杏鲍菇菌糠(SPES)和发酵杏鲍菇菌糠(FSPES)的重金属含量、生物毒素含量、有害微生物含量以及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作为饲料安全用于肉牛饲养。

选取20头6—7月龄、体重170—220 kg的健康雄性El本和牛三代牛,由江苏某畜牧养殖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和饲粮

按照体重配对原则,将供试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组I(n=7)、组Ⅱ(n=7)和对照组(n=6)。各组肉牛体重差异不显著,组间平均体重相对偏差小于5%。

对照组饲粮为牛场原TMR日粮,即精饲料2.5kg,粗饲料(玉米青贮)1.135kg。组I、组Ⅱ根据牛只适口性,在预饲期第一天分别用发酵杏鲍菇菌糠和新鲜杏鲍菇菌糠替代牛场原TMR日粮中10%的精料,以后每天增加5%,观察牛只适口性,经过7d观察,确定最终替代比例为30%。各组日粮组成见表1。

1.4 发酵试验

将新鲜杏鲍菇菌糠加水调制成55%湿度的菌糠,按0.01%的量接入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剂,采用37℃恒温发酵培养7d。

1.5 饲养管理

试验前进行7d预实验,在此期间对供试牛进行驱虫、编号、分组,并使其适应新的日粮和圈舍环境。适应环境后转入正试期,正试期70d,试验期间供试牛的日粮均按实验设计配成全混TMR日粮,采取定时、定量饲喂,饲喂时间为1h和自由饮水。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

1.6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1.6.1 供试牛只体重测定

分别在预饲期开始和正试期始、末,逐头对供试牛进行空腹地磅称重,以测定其活重。

1.6.2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在预饲期前1d和正试期第45d,分别对每头供试牛静脉采血2份,其中1份置于EDTA抗凝管中,用于全血血常规指标的检测,包括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4个项目;另外一份置于普通采血管内,用于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TP(总蛋白)、ALB(血清白蛋白)、GLO(血清球蛋白)、A/G(血清白球比)、BUN(血液尿素氮)、GLU(血糖)、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AKP(碱性磷酸酶)、Ca(钙)、P(磷)12项指标。

1.7 数据统计分析

初步整理试验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均值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进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鲜杏鲍菇菌糠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水平评估

由表2可知,SPES的综合净能为3.48 MJ/kg,低于玉米、豆饼、小麦麸、青贮,FSPES的综合净能为4.85 MJ/kg,高于SPES和青贮;SPES、FSPES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75%和11.21%,居于玉米和小麦麸之间。

1569576719126233.jpg

由表3可知,组I、组Ⅱ日粮的综合净能分别为6.13MJ/Kg,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10.51%和14.31%,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 I、组Ⅱ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12.40%、12.31%,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9.49%和11.29%,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1569576738119443.jpg

2.2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组 I的增重效果及料重比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组Ⅱ的日增重比与对照组与组I,料重比高于对照组和组 Ⅱ,差异无显著(P>0.05)。

1569576958365727.jpg

2.3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试验前三组肉牛血液的WBC、RBC差异不显著(P>0.05);组I肉牛血液中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Ⅱ低于对照组22.75%,差异不显著(P>0.05),组I、组Ⅱ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5d时,上述四项指标三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1569576996108409.jpg 

由表5可知,试验前三组肉牛血液的WBC、RBC差异不显著(P>0.05);组I肉牛血液中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Ⅱ低于对照组22.75%,差异不显著(P>0.05),组I、组Ⅱ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5d时,上述四项指标三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1569577062662560.jpg 

3.1  发酵处理对于杏鲍菇菌糠营养价值的影响

食用菌菌糠是采收食用菌后剩余的栽培料,生产不同的食用菌、使用不同的栽培料,所产生菌糠的营养价值也有较大差异。菌糠一般含有粗纤维、粗蛋白、有机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丰富,但存在着纤维素含量高,适口性差等缺点。研究显示发酵处理有助于提升菌糠风味和营养价值,Kwak在杏鲍菇菌糠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肉鸡垫料废弃物,结果显示处理后的杏鲍菇菌糠纤维素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上升,改善了营养价值。李志涛对白灵菇菌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酵母菌与乳酸菌以5:1的比例发酵15d能有效降低纤维素含量、并提升粗蛋白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营养价值可与麦麸、玉米粉相比。

本实验选用的杏鲍菇菌糠主要生产原料为玉米芯、甘蔗渣,能量水平较低,粗蛋白含量适中,钙含量较高,营养水平较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有一定的差距。经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复合发酵剂微贮处理后,能量水平、粗蛋白含量有所提升,粗纤维和干物质含量下降,风味和营养水平上升。

3.2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牛健康的影响

血液生理指标不仅反映着机体的造血功能,还是衡量动物健康的一个关键指标。总蛋白(TP)由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组成,总蛋白的水平高,则有利于机体代谢水平和免疫力。白蛋白(ALB)作为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其含量的高低与机体营养水平息息相关。球蛋白(GLO)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30%SPES、FSPES替代精料饲喂对肉牛健康未产生不良影响,再次验证了杏鲍菇菌糠的安全性,且FSPES对于肉牛营养水平和免疫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这与孟梅娟、韩朋伟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实验用SPES、FSPES替代肉牛日粮中30%精料饲喂肉牛,结果显示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牛生产性能的提升优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与牛场常规饲料接近。据刘志芳等结果显示,用10%一20%的杏鲍菇菌糠替代玉米饲喂肉牛,对增重效果无不良影响,当替代比例达到30%时,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会降低。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是随着饲料中未发酵菌糠比例的上升,饲料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变差,从而降低了肉牛的生产性能。而高旭红的报道显示在羊的饲料中添加30%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喂结果,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研究显示发酵能促进菌糠中纤维素、粗蛋白、淀粉的分解,且活性菌的添加增强了瘤胃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提升了肉牛的生长性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鲜杏鲍菇菌糠经发酵处理后,营养价值及其风味得到较大改善,作为替代饲料对肉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并无不良影响,且对于提高肉牛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降低肉牛饲料成本、拓宽饲料来源、促进养牛业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链接: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高浓度乳酸菌为主的固态饲料发酵剂,更轻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饲料发酵剂,简单好用的中草药发酵剂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