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养牛一定要种植多年生牧草,一次性种植多年收,养牛不缺草
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农业部大力发展现代草业、推广粮改饲工作,特别注重牧草种植:“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审定并推广一批优良牧草品种。加强草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制定牧草栽培、加工、贮藏等技术标准和规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集成推广牧草丰产栽培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牧草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打造草产品知名品牌。”更加提倡养殖场进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以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养殖场能够自己消纳自身的动物废弃物,又能将种植业做大做强,那么我们要怎么进行种养结合呢?
首先无疑的我们就会想到牧草,因为种植牧草不仅可以解决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的问题。而且牧草还能反馈给动物本身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降低饲养成本,改善动物品质等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但是选什么牧草相对比较合适呢?所以我们在选择牧草时应该要注意到这几点:劳动成本、多年生、高产量、抗虫害能力、营养性、以及动物适口性等,而多年生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无疑是当前牧草中的首选。

带你参观茂盛的多年生高产牧草基地,年亩产25吨左右很容易
一、几个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简介
这里所指的禾本科牧草是指多年生象草属性的禾本科类牧草,包括象草、矮象草、甜象草、桂牧一号牧草、新型皇竹草、紫色皇竹草、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等。
以新型皇竹草为例通过下面的视频进行介绍,请点击下面视频进行了解。
(改良后的新型皇竹草与老皇竹草最大的区别是叶片颜色变浅,茎叶上绒毛变少,适口性和产量提高)
虽然禾本科牧草在一般土地可以种植,但建议种植在肥水土壤中,特别是与养殖场粪水结合形成循环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能够开发出禾本科牧草的高产潜能,还能够更多地利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盐碱地也是可以种植的,以南方特别是亚热带地区种植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
关于产量,有人质疑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是否真有那么高?答案是肯定的。在亚热带或者其它区域低温季节种植在温室大棚内,行距0.5、株距0.4,种植第二年测试产量,结合养殖场发酵后的粪水,在0.6-0.8米进行刈割,新型皇竹草测试超过了32吨,甜象草、蜜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轻易超过了30吨。只要掌握禾本科象草类的牧草喜高温、喜肥水、多刈割,达到超高产量轻而易举。虽然比较甜高粱、类玉米等也比较高产(15吨左右),但不是多年生的牧草,需要每年耕地和种植,提高了劳动成本;而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是多年生的牧草,一次种植几乎就可以连年采收,后期只要对缺蔸补种芽节即可。
有所质疑的人可以进行两个操作:一个是到规模种植禾本科象草类基地现场参观验证;二是可以购买少量试种,一般一个芽节才几毛钱,可以花几百元引进几个品种进行试种进行验证。这样,即使被骗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二、几个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栽培技术
禾本科牧草一般采用茎秆进行繁殖,建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育种基地,且建议引进当前最新的禾本科牧草品种,如糖蔗2号牧草等,不建议选择老的如象草、矮象草、巨菌草禾本科牧草品种,建议不要到私人地里引种,否则可能无法保障。
亚热带地区四季都可以种植,其他地区3-7月种植,北方地区如果种植在温室大棚四季均可种植。非亚热带地区,也可以在冬春季节在温室或者小拱棚中进行育苗,在3月后进移栽,能够提前采收等优点。
1.种茎处理与育苗
虽然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在日平均气温20-25℃雨水充沛的季节可以直接将种茎种植按30x30厘米行间距种植在大田里,但为了保证成活率或者日平均气温不到20-25℃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先独立育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温、干旱时期必须独立在小地块进行育苗。冬春低温季节在大棚中进行先行育苗,不仅在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引种(如在10-2月都可以随时引种,在大棚中育苗),还可以为来年追赶季节,提前让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种植在大田中,实现当年高产,这是非常关键的计划。
种茎到来前,就要选好育苗地块,日平均温度高于20℃时直接在有遮阳网的地块进行育苗,日平均温度低于20℃建议用棚内育苗,特别是在有霜冻与下雪的地区低温的冬春季节,建议在大棚中育苗,在大棚中再增加小拱棚的形式进行,无大棚如果使用小拱棚育苗,膜一定要双层进行保护。
育苗地块施足底肥,每100平方米用腐熟农家肥300公斤左右,如果发现地块中有明显虫类或霉菌情况,要采用农药或消毒剂进行处理,等待育苗。
鉴别是否真假禾本科象草类牧草中甜度高、碳水化合物高的牧草品种,如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这几个牧草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茎秆跟甘蔗几乎一样的甜度(甜象草只有轻微的甜度、皇竹草、桂牧一号、象草、矮象草、巨菌草几乎感觉不到甜度),砍下收获的或者购买回来的种茎距离根部较近部分,用牙咬下,能够明显感觉到清甜,且甜度几乎跟甘蔗相当,但茎秆直径只有甘蔗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糖蔗2号牧草是一般甘蔗一半大小),叶片无毛,这在目前来说就是禾本科象草类牧草高能量甜牧草品种了,目前只有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这几个名称都是暂用名,正在进行新品种申报等事项)。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地方在销售这类的牧草,而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等大部分都是先从我广西助农公司引进,再繁殖后进行销售,没有繁育改良技术,导致不少购买到退化或者假冒的种苗。最典型就是将普通的象草、巨菌草等冒充新型皇竹草、糖蔗2号牧草等进行销售,因此引进草种特别是政府扶贫项目、规模养殖场种植牧草一定不能随意采购草种,从专业育种单位引进才是保险的。
广西助农公司对包括新型皇竹草在内一直在进行改良,你从这里引种都是改良与高质量的,且提供全套的种植技术、加工利用技术服务。
种茎拿到后,要及时育苗,耽搁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发芽率的多少。切记种茎不管是多长一段都不需要再砍断,也不需要剥开种茎上的叶片。如果种茎感觉很新鲜,直接种植,如果感觉种茎上的叶片全部枯黄发霉,茎秆上的芽有点黄烂,需要马上放在1%的生石灰或草木灰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马上种植。
将种茎平行地铺在育种的地块上,种茎相互间隔5厘米,头尾可以相连,最后在种茎上覆盖1厘米左右薄薄一层土,如果地块较干就洒水,少量种茎露出来是没关系的,然后进行每日1-2次洒水保证土壤湿润,防虫、鼠、禽畜等的破坏以及恶劣天气等。
在育苗环境平均气温20℃以上的情况下,一般 15天左右全部发芽了,进行一次轻量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或粪肥,浓度要低,30天左右大部分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选择阴雨天气进行移栽到大田。
取苗时,将整条茎秆小心连苗一起扒出,用大号果剪分株剪断种茎,尽量不要弄掉根上的土壤,株与株之间并列不能堆压放在运输工具中马上运送到大田中进行移栽。



2.种植地块的选择与移栽
为了获得最佳的产量保证供应,建议选择肥水充沛、抗涝的地块种植,特别建议与养殖场配套进行生态循环种植;有霜冻的区域,冬季需要覆盖地膜保护宿根,冬季温度低于零下8℃的会经常下雪的区域,建议冬季在大棚或地窖中保护宿根或种茎。
有条件对每亩施农家底肥1000-2000公斤或复合底肥化肥200公斤,开沟行距30-35厘米,等待移栽。
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在日平均气温20-25℃雨水充沛的季节,种茎很新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种茎种植按行距40-50,株距30-40种植在大田里,种茎不需要砍断,行沟深度5-10厘米,种茎头尾直接相连,覆盖1-2厘米土,注意干旱天气即可正常发芽。一亩用种约800-1500个芽节的种茎。直接移栽虽然用种量稍大,但生长速度快,能够快速形成高产。
3.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大田种植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待苗株生根稳定后,此阶段要强攻肥水,保证幼苗期的快速生长,以氮肥为主每7-10天进行一次施肥和灌溉,在日平均气温25℃以上,苗株稳定施肥3次改为20天左右施肥一次。
苗株稳定后40天左右,为了让更多的分蘖苗株冒出来,要贴地位置刈割掉所有生长苗株,刈割后第二天进行一次施肥,马上就会有数倍数量的苗株冒出来,这些苗株就是我们用来做标准饲草与种茎的。
施肥主要建议为钾肥+氮肥,每次每亩可以用钾肥5公斤,尿素10公斤,刈割两次后,每次可以只施肥尿素10-15公斤一次即可。也可以直接灌溉发酵后的养殖场粪水效果更好。
第一次为促进分蘖刈割,待生长到0.8米以上就可以刈割利用了。这里要注意,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建议不在茎秆幼嫩期刈割饲喂利用,因为此阶段茎秆中糖分低,建议在1.2~1.5米时刈割,此阶段茎秆碳水化合物、蛋白等都是饲喂动物的最佳阶段。
每一次刈割,有条件都建议施肥水一次,能够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分蘖能力、缩短下一次的刈割时间,增加产量。
一般移栽后第4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刈割,以后每30-40天刈割一次。
第二年开春温度稳定在20℃以上后,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可以先直接将禾本科象草类牧草不管有多高都齐地刈割一次,施肥水一次后很快就会达到高产;在需要覆膜保护宿根的地区,要及时清除地膜,灌水施肥,第一次在30厘米左右高度时刈割一次(因为地膜中发出的第一茬苗生长慢),就会马上加大分蘖,开始形成高产。
如果是在大棚中存放的宿根,可以在20℃以上时进行大田分篼移栽,一般只要1-2个宿根就可以种植一棵,密度还是按照30x40左右的密度,这种宿根效果比第一次育苗效果还要好,成活率高,形成高产快。操作方法还是按照移栽苗的管理措施进行。
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因为糖度高,在幼苗期可能会有钻心虫等病虫害发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或20%杀灭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60 公斤喷雾,也可以到当地农药店咨询购买水稻或甘蔗钻心虫施用的农药产品进行防治。喷时药液一定要喷在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梢三杈口处,才能收到用药效果。
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的抗病虫害明显比甘蔗强,目前除了在幼苗期发现偶尔有钻心虫、鼠害出现外,还没有发现其他病虫害,但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较甜、气味清香等因素比象草、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抗病虫害可能差一些,如果遇到病虫害情况,请参阅甘蔗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4.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的越冬保种技术
①.地面贮藏法:在牧草地及附近,选择避风处,耙松表土,浇湿地表,将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堆放成2米左右高的堆,上面铺盖鲜牧草叶,牧草叶上再加一层泥土,此法可贮藏约一个月。
②.沟藏法:此法适合无霜冻地区或无霜冻时期贮藏已经砍倒或引进一时不能种植的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利用牧草田地沟,将禾本科象草类牧草扎捆,放入地沟中,成小堆,每堆间距半米,牧草堆四周填湿土,上面再盖土,贮藏期需防止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堆内积水。
③.窖藏法:适宜于霜冻地区储藏禾本科象草类牧草,选择不积水处,挖深30-60厘米,宽为牧草茎长的窖(多雨地区窖内外需开挖排水沟),20根禾本科象草类牧草为一捆,横叠高5-7层,牧草头朝一方向或头根交叉均可,每窖不超5000公斤。窖底部、四周及上部都垫牧草叶,浇冷水二次,以保持窖内湿润。气温降至10℃以下时,盖泥封窖,贮藏期温度控制在4-9℃,湿度约80%-90%。窖藏法可保藏数月甚至越冬。
④. 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的宿根大棚越冬非常简单,将大田里挖回的宿根一层模式整挨在一起,注意大棚保暖在8℃以上和防止水分流失即可,来年温度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分篼进行移栽,每篼1~2根芽杆即可。
⑤.在有霜冻但温度不会连续低于零下8℃的地区,可以将宿根直接在大田里越冬。先将禾本科象草类牧草齐地砍,在上面覆盖一层2厘米以上的土层,在土层上覆盖2层地膜,在地膜上压上土即可,如果能够将牧草叶全部压在上面效果更好,第一年温度高于20℃时新芽就会从地膜中钻出,将冻死的部分进行分篼补种。
禾本科牧草用于养殖单胃动物猪鸡鸭鹅等的刈割高度是0.8-1米,牛羊可以在1.2-1.5米,都建议使用铡草机截断揉搓后直接饲喂或者发酵青贮使用,由于禾本科牧草特别是糖蔗2号牧草等在同样高度的禾本科牧草中可能是最脆嫩且含糖较高,因此适口性会更好,饲喂效果也更加显著,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开支,且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动物产品。
留种:留作第二年做种的种茎应在7月后停止割青,以促使茎杆粗壮,积累足够营养,提高生活力。 在重霜前将种茎砍回收入防空洞或地窖内即可安全越冬。 割青利用部分应在10月底停止割青, 入冬前在草兜上加盖稻草或猪牛粪,以保暖防冻、安全越冬。
虫害防治:禾本科虫害比较少,几乎可以不用理会。但糖蔗1号牧草、糖蔗2号牧草、蜜蔗1号牧草因为糖度高,只需要注意防治钻心虫等即可。因为含糖高的因素这几个牧草品种也是当前禾本科牧草适口性与碳水化合物最高的品种。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韦慧宇15078859472(微信同号)
- 上一篇:新手养鸡避坑指南:南宁覃老板亲授啄羽啄肛预防技巧,复合益生菌助力生态养殖 [2025-10-30]
- 下一篇:[视频]黑麦草喂羊的三大禁忌 [202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