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微生物技术在养鹅场的应用,为解决氨气臭味问题提供了全面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鹅养殖国家,肉鹅产业凭借领先的产量与出口量,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领域。在南方地区,鹅肉消费早已融入日常饮食文化,市场份额逐年攀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不断升级,高蛋白、低脂肪的鹅肉愈发受到青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不仅如此,鹅肥肝作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鹅绒作为高端保暖材料,市场潜力巨大,再加上鹅血、鹅胆、鹅油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肉鹅养殖行业的增值空间不断拓展,前景十分乐观。
然而,每年夏季,高温天气都会给鹅场带来一个棘手的难题 —— 氨气浓度过高。走进部分鹅场,刺鼻的氨臭味扑面而来,这不仅影响养殖人员的工作环境,更会对鹅群的健康与生长造成严重威胁。那么,夏季鹅场氨气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从鹅的生理特性来看,鹅的消化道相对较短,消化能力有限,这就导致其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有 20%-25% 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最终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些未被消化的物质中,含有不少含硫蛋白质,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被微生物分解,进而释放出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成为鹅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鹅场内的垫物管理不当,也是氨气问题加剧的关键因素。很多鹅场会使用锯末、木屑、稻草等作为垫物,这些垫物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吸水性极强,很容易变得潮湿。当潮湿的垫物与鹅粪混合后,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再加上通风条件不佳,就会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温床,加速鹅粪的腐化进程,使得氨气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浓度大幅上升。
养殖空间布局不合理同样会导致氨气问题突出。一些鹅场为了追求养殖密度,将鹅舍设计得过于密闭,或者养殖空间面积本身就十分狭小。这会使得鹅粪在鹅舍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一旦清理不及时,粪便就会被腐败菌侵袭,产生大量硫化氢、氨气等臭味气体,让鹅场内的氨味愈发浓烈。
此外,通风不畅也是夏季鹅场氨气难以消散的重要原因。部分鹅场要么缺乏完善的通风设施,要么通风设备的配置无法满足夏季高温天气下的通风需求,导致鹅场内部空气与外界的对流能力较弱。氨气无法及时排出室外,只能在鹅舍内不断积聚,进一步加剧了氨味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高浓度的氨气对鹅群的危害极大,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鹅的呼吸道。氨气会对鹅的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鹅出现呼吸困难、频繁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气管炎等疾病。如果鹅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吸道健康会受到持续性损害,抵抗力逐渐下降,后续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
鹅的眼结膜也难逃氨气的伤害。氨气会刺激鹅的眼结膜,造成眼结膜红肿、流泪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鹅的视力。对于鹅来说,视力受损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觅食、饮水和活动,打乱其生活节奏,进而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处于高氨气浓度的环境中,会使鹅的免疫力显著下降。夏季本身就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滋生繁殖的高峰期,免疫力降低的鹅群,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幅减弱,感染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有鹅感染疾病,很容易在群体中快速传播,引发大规模疫情,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氨气还会影响鹅的食欲和摄食量。恶劣的氨味环境会让鹅产生不适,导致其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而充足的营养摄入是鹅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摄食量不足会直接导致鹅的体重增长受阻,生长速度减缓,不仅会延长养殖周期,还会降低鹅的品质,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面对夏季鹅场氨气难题,广大养殖户不必束手无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全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为鹅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改善通风条件是降低氨气浓度的基础措施。养殖场可以根据鹅舍的规模和结构,增设风扇、风机等通风设备,或者对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空气能够顺畅流通。在天气晴朗、风力适宜的时候,也可以适当打开鹅舍的门窗,加强自然通风,促进室内外空气交换,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也至关重要。养殖户应根据鹅的品种、生长阶段以及鹅舍的面积,科学规划养殖数量,避免过度密集养殖。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不仅可以减少鹅粪的产生量,从源头上降低氨气的生成,还能让每只鹅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便于养殖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清洁工作,提升整体养殖环境质量。
及时清理粪便是减少氨气产生的关键环节。养殖场应制定严格的粪便清理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对鹅舍内的粪便进行清理,避免粪便在鹅舍内长时间堆积。清理出的粪便要及时运出鹅场,并进行妥善处理,如堆积发酵后作为肥料使用,防止粪便再次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在饲料中添加 “鸭鹅养殖专用复合益生菌”,是从鹅的生理机能出发,减少氨气产生的创新方法。这种复合益生菌,按照 1 包拌料 1-2 吨的比例添加到鹅的饲料中,能够有效调节鹅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功能得到增强后,鹅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会显著提高,减少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从而降低粪便和养殖环境中的氨氮味、臭味和异味。同时,复合益生菌还能帮助鹅预防和缓解夏季常见的热应激、食欲减退、高温高湿下的便秘等问题,为鹅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在栏舍中喷洒 “养殖场快速除臭消氨剂”,则是快速降低氨气浓度、改善鹅舍环境的有效手段。使用时,将消氨剂按照兑水 30-50 倍的比例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养殖栏舍的每个角落,1 瓶 5L 的消氨剂可喷洒 800 平方米的面积。在使用初期,建议前 3 天每天喷洒一次,之后根据栏舍臭味浓度,每 3-7 天喷洒一次即可。
这款消氨剂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为其主要原料包含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硝化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多种微生物以及植物提取物,且复合有效活菌数≥200 亿 /ml。其中的微生物能够快速分解鹅场内的鹅粪、尿液等有机废弃物,从根本上减少这些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同时,微生物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降低鹅场内的病菌含量。此外,消氨剂还具有强大的氧化性和吸附性,能够迅速分解空气中的臭气分子,并吸附在有害菌表面,破坏其细胞结构,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从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全方位维护鹅群健康。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消氨剂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鹅都无害,也不会在鹅体内和环境中留下有害残留,安全性极高。
肉鹅养殖产业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夏季氨气这类难题。只要养殖户能够积极应对,结合鹅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改善通风、控制密度、及时清粪、添加复合益生菌以及喷洒快速除臭消氨剂等措施,就能有效破解夏季氨气难题,为鹅群营造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相信在科学养殖理念的指导下,广大养殖户能够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提升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推动肉鹅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肉鹅养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刘工18176895589(微信同号)
- 上一篇:全国部分地区玉米、豆粕行情资讯及价格对比(2025年9月13日) [2025-09-13]
- 下一篇:【视频】 破解笼养蛋鸡粪便难题,让养殖变“废”为“宝” [2025-09-12]